什麼是椎間盤突出?
椎間盤是脊骨與脊骨之間的堅韌軟組織,外部為纖維環,包裹著柔軟的凝膠狀的中心部分(髓核)。椎間盤突出症是部分或所有髓核,因受力的緣故向外突出,甚至脫位,造成背部疼痛甚至腿部疼痛。
什麼人容易得此症 ?
- 慣於久坐
- 年齡介乎於30 至50歲
- 男性較女性容易受影響,比率約二比一
- 錯誤的姿勢,長時間的椎間盤壓力
- 重複過度的前彎、提舉重物、或運動
椎間盤突出的原由
- 背部受傷通常不是由於一次性的重大壓力引致,相反,主要由多次重複性的不當壓力積累而成。例如,重複性看似容易的工作(彎腰)或持續的壓力(坐)。一天當中,背部於某些時間會比較脆弱,例如睡醒後第一小時,或長時間的靜態動作如坐或彎腰後,身體會處於最大風險。彎腰時,凝膠狀的核心會受擠壓向後推,因後背的韌帶和纖維環先天性較薄弱,最終因疲勞而受損。
各種不同的位置對椎間盤構成的壓力
椎間盤的壓力越高,它導致的潛在風險越高。病人應該避免那些對椎間盤構成重壓的位置
病徵
- 由椎間盤突出所導致的背痛可以相當嚴重,甚至延伸至腿部。疼痛可伴隨著麻木和下肢無力等徵狀。
- 坐著通常是最痛的姿勢。在床上平躺時疼痛會最輕。站立也會感到痛楚。
- 咳嗽或打噴嚏會增加椎間盤的壓力並導致疼痛加劇。
- 彎腰、蹲、提舉重物或甚至提起腳都會使痛感加劇,更會使病情更加嚴重。
- 嚴重的椎間盤突出可引發脊柱側彎。
- 疼痛通常在醒來之後第一小時最為強烈(這是因為椎間盤於夜間會有吸水的特性)
治療
- 治療椎間盤突出症常需要強力止痛藥,急性痛通常持續數天,嚴重的疼痛甚至需要六週才可康復。
- 大部份病人的病徵能通過復位性的姿勢予以舒緩。病人可俯卧,接着緩緩的抬起上身,手肘仍然按着床,支撑着上身。這姿勢與受傷的姿勢剛好相反,能幫助部份移位的椎間盤復位。
- 病人的日常護理於康復過程中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。病人必須避免一切彎腰動作(例:俯身向前刷牙、彎腰穿襪或鞋); 蹲下或久坐,特別是背靠床頭,雙脚伸直或坐於軟凳上。換句話說,病人須避免所有引起背痛/腳痛的動作。
- 椎間盤的外層復原後將會結疤,導致椎間盤有脆弱點,並容易再受傷。基於這原因及為減低復發機會,病人需接受由註冊物理治療師給予的療程。療程旨在恢復脊骨的全幅度活動能力及強化腰部核心肌肉。
- 大部份病人都對物理治療及藥物反應良好,但少數較嚴重者需要做手術。
注意事項
保持良好姿勢能減輕對脊椎及椎間盤的壓力,避免情況惡化。
- 站姿
站立的時候應向前直看,肩膊成水平,腰挺直。
- 坐姿
坐的時候腰背挺直,背靠椅背,使腰部有足夠承托,臗及膝關節約保持直角,雙腳平放在地。避免坐於梳化、軟椅、矮凳、地上或背靠床頭雙腳伸直。可以的話,將軟墊或捲起的小毛巾放於腰後,保持腰部自然挺直。並且,坐的時間應盡量縮短。
- 睡姿
- 側臥: 雙膝微彎及兩腿之間可放一個枕頭用以承托。
- 仰臥: 若感到腰部不適,可用毛巾捲起承托腰部或用小枕頭承托膝部。
- 卧 <=> 坐:
轉側至健側(痛側在上方),然後在床邊慢慢放下雙脚及用上肢支撐起身。
- 駕駛:
調較坐位,使膝及臗關節大約同一水平。如駕駛是不能避免的,病人必需要用靠墊承托腰部,使背部挺直。並且於進出車輛時要特別留神,避免彎腰。
背部運動
物理治療師會按著病人的情況,以「麥根斯療法」(Mckenzie Approach)為基礎,指導病人進行循序漸進的腰背運動
以上資料由嘉諾撒醫院 物理治療部提供
如需預約物理治療, 請電 2825 5392
Reference : McKenzie RA, May S; The Lumbar Spine. Mechan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y. (Vol. 1 and 2) Spinal Publications, Waikanae, New Zealand; 2nd Edition, 2003.